ERP基本概念
ERP
ERP為Enterprise Resource Planning的縮寫,中文翻譯為"企業資源計劃"。企業資源計劃ERP(enterprise resources planning)一詞是由Gartner Group. Inc咨詢顧問與研究機構于20世紀90年代初提出來的。GGI提出了ERP概念及其內涵,面向供需鏈的管理。把ERP界定內容超越了MRP II,信息集成范圍更為廣闊,并且支持動態監控,支持多行業、多地區、多模式或混合式。ERP具有強大的系統功能,靈活的應用環境和實時控制能力,是制造業未來信息時代的一種管理信息系統。ERP是目前企業管理信息系統中十分流行的一種形式,大多數的ERP系統在全面解決企業在供銷存、財務、計劃、質量、制造等核心業務問題方面均能起到良好的作用并產出效益。ERP的意義在于以經營資源最佳化為出發點,整合企業整體的業務管理,并最大限度企業經營的效率。ERP的概念也是有一個發展的過程,企業最早關注物料、庫存(MRP),后延伸到生產計劃和制造(MRPII),隨著管理外延和產品功能的不斷發展,一個比較完整的制造業ERP系統應該包含了MRP和MRPII,不過今天的ERP的概念外延可能更加廣泛,幾乎是企業信息化的代名詞。
MRP(物料需求計劃)
MRP為Material Requirement Planning的縮寫,中文譯為"物料需求計劃"。MRP是在定貨點法(order point system)計劃基礎上發展形成的一種新的庫存計劃與控制方法,是建立在計算機基礎上的生產計劃與庫存控制系統。 其主要內容包括客戶需求管理、產品生產計劃、原材料計劃以及庫存紀錄。其中客戶需求管理包括客戶訂單管理及銷售預測,將實際的客戶訂單數與科學的客戶需求預測相結合即能得出客戶需要什么以及需求多少。應注意的是,客戶需求預測應是科學的預測,而不是主觀的猜測或只是一個主觀的愿望。產品生產計劃指的是最終將生產的產品的時間和數量,這將成為決定需要多少勞動力和設備以及需要多少原材料和資金的依據。產品生產計劃應是客戶需求與現有庫存量比較的結果。產品生產計劃要求非常精確,因為不準確的產品生產計劃有可能導致資源浪費或是不能滿足客戶的需求。原材料計劃是在產品生產計劃的基礎上制訂的原材料需求計劃,表示要生產所需要的產品而需要準備的原材料的具體情況。而在確定購買原材料之前,需要檢查現有庫存紀錄,并通過比較得實際的購買量,因此,保證庫存數據的準確性尤為重要。
MRPII(制造資源計劃)
MRPII是Manufacturing Resource Planning的縮寫,中文為"制造資源計劃"。MRP II是在20世紀70年代未到80年代初誕生的。MRP II系統在全面繼承MRP和閉環MRP基礎上,把企業宏觀決策的經營規劃、銷售/分銷、采購、制造、財務、成本、模擬功能、準時生產JIT(just in time)和適應國際化業務需要的多語言、多幣制、多稅務,以及計算機輔助設計CAD(computer aided design)技術接口等功能納入,形成了一個全面生產管理集成化系統,即MRP II = MRP ++。 MRPII對企業的最大作用是它使得企業能夠根據未來的客戶需求考察對目前生產、資金以及對原材料的影響,并據此加以應對。MRPII指的是一個整體的數據庫系統,企業的各個環節都可以根據自身的需求使用這個系統以便對企業的所有資源進行規劃和監督并創造利潤的最大化。其主要作用在于:1、減少了產品庫存時間;2、提高客戶滿意度;3、減少了庫存量、降低產品成本;4、提高勞動生產力;5、提高設備利用率;6、減少運輸成本。
MTL(物料管理系統)
MTL為Material Management System的縮寫,中文為"物料管理系統",主要作用為針對物料的分類、編碼原則、描述、特性、儲存、建立日期、外觀、影象、庫存量等非數量與金額的基本資料進行管理。物料管理系統為ERP系統實施的基礎系統。
SCM(供應鏈管理)
SCM為Supply Chain Management的縮寫,中文為"供應鏈管理"。產品由原材料轉換成成品并交換到最終用戶手上的過程中,由影響其執行效率的個體組成的流通路徑被稱作供應鏈,其組成可能包括:供應商→制造商→工廠→批發商→零售商→最終用戶。供應鏈管理關注的是如何通過需求與供應間適當的結合以使資源的利用和分配的效益達到最高,或稱"少花錢,多辦事"。
CRM(客戶關系管理)
CRM是Customer Relationship Management縮寫,中文為"客戶關系管理"。由于消費者的消費者意識逐漸加強,顧客已由過去的被動接受,轉變為主動尋求自我需求,因此注重滿足個性差異的顧客需求將是企業間的競爭趨勢。在客戶導向的時代,只有積極的個性化服務,才能提高消費者的忠誠度,抓住客戶的心。客戶關系管理關注的就是如何通過不斷的溝通了解并影響顧客的行為,通過分析對顧客有效并可供參考的信息,增加新客戶、留住老客戶,根據客戶的個性化需求提供專為客戶量身訂做的服務以提高客戶的滿意度并改善客戶的利潤貢獻度。
EDI(電子數據交換)
EDI為Electronic Data Interchange的縮寫,中文譯為"電子數據交換",是指在不同企業或組織間,依據一定的交換標準,將業務往來的資料轉換成標準化的格式,以電子形式在彼此的電腦之間進行傳輸,以降低人工操作的錯誤率及信息處理成本,并提高文件處理效率,改善客戶服務質量的一種管理系統工具。
SFA (銷售隊伍管理系統)
SFA是Sales Force Automation縮寫,中文為"銷售隊伍管理系統"。"銷售隊伍管理系統"是CRM客戶關系管理系統中的重要組成部分,重點解決銷售隊伍的管理和控制。包括,潛在客戶基本信息庫、購買意向、競爭對手情況、銷售過程的監控,還有銷售隊伍的管理和控制。特別適合客戶比較多、周期比較長、需要介入的人員比較多的企業。
CAD(計算機輔助設計)PDM(產品數據管理系統)
CAD(Computer Aided Design)計算機輔助設計,PDM(Product Data Management)產品數據管理系統
……CAD是制造業企業產品設計時非常重要的工具,運用大量的、非常復雜的數學模型進行計算,大大減輕了手工繪圖的設計模式時代的工作量,極大地提高了設計效率。PDM則是更加復雜的產品數據管理系統,基本上涵蓋了CAD設計時的產品數據,加強了對產品生命周期、產品數據的管理。
關于預算:
……做好預算也是成功實施ERP和類似管理系統的重要保證,上述各類軟件系統可能有相互交叉、相互包含的部分,比如通常的ERP系統會包括MRP,ERP系統也有銷售管理等等。一般地來說,ERP系統的投資至少在幾十萬的數量級,幾百萬的也不在少數,有的甚至達到幾千萬,主要看涉及的規模大小。通常的報價方式有按模塊或按用戶數來報價,所以,企業在選型的過程中,可以按照自己的需求規模,先解決什么問題,再解決什么問題,并根據這些考慮決定先買什么模塊,再買什么模塊;或者先買少量的用戶數,將來再增加用戶數,這樣可以循序漸進地投入,比較流行的說法是"總體規劃、分步實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