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么說云ERP是開啟工業云大門的鑰匙
2017年10月底,國務院召開常務會議,通過《深化“互聯網+先進制造業”發展工業互聯網的指導意見》。會議指出,建設現代化經濟體系,要以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為主線,結合實施“中國制造2025”和“互聯網+”,加快建設和發展工業互聯網。支持有能力的企業發展大型工業云平臺,實現企業內部及產業上下游、跨領域各類生產設備與信息系統的廣泛互聯互通,打破“信息孤島”,促進制造資源、數據等集成共享。
ERP是現代制造業的靈魂
中國是世界上首屈一指的制造大國,在加入WTO之后,隨著全球化的深入,在硬、軟件兩方面都積極與國際化接軌。如今的制造業,早已把“不上ERP等死,上了ERP找死”這句名言扔進了歷史的回收站——ERP不僅能對制造過程中的各種資源進行統一規劃和控制,實現企業生產資源的有效整合。并能在企業組織和流程的重構、實現智慧運營的過程中扮演重要角色。這已成為業界的共識。
在“中國制造2025”和“互聯網+”的影響下,現代制造業ERP軟件的設計思路會充分利用云計算和移動互聯網的便捷性,將人員溝通協作與企業間的業務行為無縫鏈接,以實現供應鏈運營的流程驅動與智能管理的目標。并通過與物聯網的對接,幫助企業打造新的運營管理、供應鏈管理、制造管理和銷售管理模式,為企業在"新制造"、"新零售"、"新技術"方面的探索和變革提供信息化支撐。
“故鄉的云”為何飄不過來?
云計算是通過Internet云服務平臺按需提供計算能力、數據庫存儲、應用程序和其他IT資源,時至今日已經日漸普及。云計算包含三個主要類型,通常被稱作:基礎設施即服務(IaaS)、平臺即服務(PaaS)和軟件即服務(SaaS)。但在中國,只有IaaS的發展還算差強人意(以阿里云為代表),而SaaS和PaaS的市場規模則小的可憐,大約僅為美國市場的1%。
為什么會出現這樣的狀況,核心問題是市場方向出現了偏差。這些年受到TO C市場爆發增長和美國企業級服務風向標的影響,國內大量的初創公司和風險投資都把注意力集中在更具互聯網特性的輕量級產品上,尤其是以CRM為代表的過程管理軟件。打從一開始就“站錯了隊”。其結果是無論CRM還是HR,目前在國內市場都還遠不成氣候,綜合占比不到3%,并造成了大量人力財力的浪費。
不少分析人士指出:與以服務業為主的美國市場不同。中國目前仍然是制造業占主導,前者強調非結構化的過程管理,后者更重視目標管理和數據結果,因此以ERP產品為主的工業級應用才是國內企業級市場的主流需求。
傳統ERP為什么幫不上工業云的忙?
傳統ERP在實際應用中存在難以克服的弊端:
第1點:技術架構決定了先天性能不足,無法滿足工業級數據處理的要求;
第2點:功能數據分散,一體化程度低;
第3點:定制化開發難度大、成本高;
第4點:移動操作體驗差或者根本無法提供跨終端服務;
第5點:部署周期長,價格昂貴;
第6點,也是最重要的一點:傳統ERP不是云產品,不具備SaaS的特性,甚至無法跨平臺、跨設備,更無法鏈接企業上下游供應鏈。數據不能集成共享,工業云平臺就無從談起。現在市面上有一些B/S架構的傳統ERP搞所謂的“云化”,這是故意混淆視聽的概念炒作,其實還是新瓶裝舊酒:依然是獨立部署的模式,在性能上也無法滿足工業級數據處理的要求。
新一代云ERP是開啟工業云大門的鑰匙
對于中國的工業云建設,云ERP有以下五方面天然優勢:功能、技術、性能、潛力和安全。我們試以剛剛入圍“廣東省工業互聯網產業生態供給資源池”的iWorker工作家 V6.0為例,具體分析一下互聯網架構的云ERP所帶來的不同。
一、真正的SaaS應用,低成本多住戶網絡租賃模式:
基于SaaS云計算架構的信息化系統按需提供計算能力、數據庫存儲、應用程序和其他IT資源。企業首先是節省了硬件成本,因為SaaS即插即用,無需安裝。其次也不必養著運維人員,因為SaaS是云端升級,隨時隨地通過網絡使用。再者絕大部分的公有云服務是“水龍頭式”的按需付費,不用一次性拿出一大筆錢來采購。幫助企業,尤其是中小型制造公司快速、低成本的實現信息化管理,切實推動兩化融合。
二、功能一體化,全面提升企業信息化水平:
由于使用多套管理軟件很容易形成“信息孤島”,現代企業對一體化功能的系統需求日益增高。iWorker云ERP涵蓋財務、進銷存、OA、CRM、項目、分銷與零售、制造、人力資源等十個管理模塊,是一個功能與數據高度一體化的云平臺。尤其是V6.0新版本新增總賬、報表、應收應付、存貨核算、固定資產等模塊,與原有的進銷存、零售、制造等業務系統無縫連接。所有的業務核算單據都可以根據預設的憑證模板自動生成憑證,傳遞到財務系統。
針對集團型工業企業,云ERP平臺適應多組織企業架構、多工廠生產的運營模式,在便捷的工作流支持下,可滿足內部組織間的結算,幫助集團企業高效進行內部多工廠、多組織業務協同,實現精細化管理。
同時,云ERP能充分利用互聯網的特性,圍繞核心制造企業,通過電子商務、進銷存供應鏈、CRM、生產制造、財務等應用模塊整合企業信息流、物流、資金流等,將供應商、制造商、分銷商、零售商直到最終用戶連成一個整體的功能網鏈結構模式。協助企業間、企業與供應商之間、企業與客戶之間的數據交換。能使企業獨立應用延伸至無縫連接上下游的工業云管理平臺。
三、互聯網架構,應對工業級大數據處理:
在ERP領域,iWorker工作家是國內第一款完全基于互聯網架構的產品,它采用了先進的Linux Nginx集群服務器、NoSQL存儲結構和Hadoop大數據處理平臺。整個系統采用高拓展的分層系統架構,采用分布式服務和NoSQL技術,加強了高并發,支持web端和移動端使用http和socket的方式請求服務。基于這套架構上打造的產品,在性能上遠遠超越傳統B/S架構。讓過去在使用傳統ERP產品時經常發生的宕機現象不復存在。
四、自帶PaaS,滿足個性化需求
iWorker云ERP通過云端提供一個面向服務架構的底層平臺——iWorker Tools,包含可視化配置工具、外部API接口、HTML5集成應用、開發和分包應用等解決方案。它將企業內的業務數據,如:客戶、商品、訂單、庫存等轉化為數據模式和界面模型。用戶只需要進行簡單的模塊配置,就能調用服務流,快速實現獨立部署。同時通過標準的API,嵌入H5輕應用等形式來實現與其他第三方系統的對接。以較低的成本實現用戶的個性化需求。
五、安全可靠,保障數據安全
對于管理應用,企業最為關心的莫過于數據問題,即云數據安全問題。企業關心自己在采用了云管理之后能否有效控制數據和保護數據,無疑這也是工業云管理落地實施亟需解決的首要問題。iWorker云ERP通過使用嚴格的協議,對公司的數據提供了頂級的安全和隱私保護。具體而言,云ERP提供企業級安全性和合規性,如監控響應頻次,提供連續備份,提供冗余,以及多種安全認證,甚至保證云服務器所在的物理位置,這可以保障公司數據遠離所有潛在的威脅。
總結:中國工業云市場,正處于一個亟待落地和深度發掘的時期,新樣式的工業技術渴求新的技術平臺。以技術領先的云ERP作為企業級云化管理手段,無疑是實現信息云與工業云高效融合的首要選擇。